汇川AM系列PLC实现伺服仿真功能主要通过编程软件与硬件联机调试结合,结合虚拟映射与功能块调用完成。以下为具体实现路径与要点:
1. 软件环境搭建与配置
安装编程软件:从汇川技术官网下载并安装InoProShop软件,创建与AM系列PLC型号匹配的工程(如AM600-CPU1608TP/TN),选择ST语言编程。
建立EtherCAT主站在软件中添加EtherCAT驱动器(如雷赛DM3E-556),并配置标准402轴,为后续伺服控制提供通信基础。
硬件联机调试:通过网口连接PC与AM系列PLC,在InoProShop中完成设备识别与通信参数配置,确保物理连接稳定。
2. 伺服仿真功能实现
虚拟映射与功能块调用:
探针功能仿真:在编程界面取消伺服驱动器的自动映射,删除探针相关地址(功能、状态、锁存位置),手动将探针功能与变量进行匹配。通过拖拽探针设置指令完成编程,在监控界面使能探针指令,验证探针口有效性。
运动控制仿真:利用MC运控功能块实现单轴控制,包括点动、定位、速度及转矩模式。例如,通过FB功能块控制X轴,调用轮廓位置模式(PP)或轮廓速度模式(PV)指令,模拟伺服电机的实际运动轨迹。
电子凸轮与追剪控制:
电子凸轮仿真:配置AM600的电子凸轮功能,通过主从轴同步实现非线性运动轨迹模拟。例如,主轴匀速运动时,从轴根据凸轮曲线完成同步跟随,验证追剪或飞剪工艺的可行性。
追剪逻辑验证:以AM600PLC带2轴伺服为例,主轴0-360°循环匀速运行(速度30),从轴初始停在10°位置。主轴运动到30°时启动同步,80°时达到同步,160°时从轴返回10°等待下一循环。通过仿真验证80-160°同步区内的剪切工艺逻辑。
3. 调试与验证
在线仿真与监控:在InoProShop中点击“在线”→“仿真”,下载程序至PLC,启动仿真界面并监控伺服状态。观察探针锁存位置、凸轮同步精度、追剪时序等参数是否符合预期。
参数优化与故障排查:根据仿真结果调整伺服驱动器的电子齿轮比、加减速时间等参数,解决同步误差、位置漂移等问题。例如,若追剪时从轴返回延迟,可优化凸轮曲线或缩短同步区距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