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子齿轮比(Electronic Gear Ratio)是运动控制系统中用于匹配电机转速 / 位置与负载需求的关键参数,通过软件设置实现电机脉冲与负载实际运动的比例转换,无需改变机械结构即可调整传动比。以下是电子齿轮比的核心概念、计算公式及计算示例:
一、核心概念与作用
电子齿轮比本质是电机脉冲数与负载实际运动的比例关系,用于解决:
公式核心:
负载实际运动 = 电机运动 × 电子齿轮比 × 机械传动比
二、关键参数定义
计算前需明确以下参数(单位需统一):
三、通用计算公式
电子齿轮比通常表示为分子 / 分母(A/B),通过设置驱动器参数实现,计算公式分两种场景:
场景 1:位置控制(匹配负载单位运动的脉冲数)
目标:使负载移动 1 单位(如 1mm)时,电机接收的脉冲数为设定值(如 1000 脉冲 /mm)。
公式:
plaintext
电子齿轮比 = (目标脉冲数 × 机械传动比 × 负载每转运动值) / 电机编码器分辨率 即:A/B = (L × N × C) / P
场景 2:速度控制(匹配负载转速与电机转速)
目标:使负载转速达到目标值(如 1000mm/min),对应电机转速的转换。
公式:
plaintext
电子齿轮比 = (负载目标转速 × 电机编码器分辨率) / (电机转速 × 负载每转运动值 × 机械传动比) 即:A/B = (V_load × P) / (V_motor × C × N)
四、实例计算(位置控制,最常用)
以伺服电机驱动丝杠为例,已知:
计算:
plaintext
A/B = (L × N × C) / P = (1000 × 1 × 10) / 10000 = 10000 / 10000 = 1/1
即电子齿轮比设为 1:1 时,满足 1mm 对应 1000 脉冲。
五、复杂场景(含减速箱)
若增加减速箱(减速比 5:1),其他参数不变:
计算:
plaintext
A/B = (1000 × 1/5 × 10) / 10000 = (2000) / 10000 = 1/5
即电子齿轮比设为 1:5,此时电机需转 5 圈,负载才转 1 圈(抵消减速箱影响)。
六、设置原则与注意事项
总结
电子齿轮比计算的核心是建立 “电机脉冲数” 与 “负载实际运动” 的比例关系,需根据机械结构(传动比、导程)和控制精度需求推导。实际应用中,建议先按公式计算理论值,再通过实测微调,确保精度符合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