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子凸轮控制系统中,电子挺杆(Electronic Tappet) 是模拟机械挺杆功能的虚拟执行组件,主要用于实现间歇性、周期性的机械动作控制,尤其适用于需要精准时序配合的自动化场景(如包装机械、印刷设备、冲压生产线等)。
机械挺杆(如凸轮机构中的从动件)通过与凸轮轮廓接触,将凸轮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自身的往复直线运动(如 “顶起 - 保持 - 复位”)。而电子挺杆则通过软件算法模拟这一过程,无需物理接触,实现更灵活的动作控制:
时序触发:根据电子凸轮的预设曲线(如角度 - 位移关系),在特定时刻(如凸轮旋转到 30° 时)触发 “挺杆动作”(如顶起执行机构);
状态保持:在设定的角度范围内(如 30°~150°)保持挺杆的 “顶起状态”,确保执行机构完成预定动作(如压紧物料);
精准复位:到达预设角度(如 150°)后,挺杆自动复位(收回),等待下一个周期。
电子凸轮系统的核心是 **“主轴角度与从轴动作的映射关系”,而电子挺杆是这一关系的具体执行者 **:
主轴:通常是设备的主动轴(如电机驱动的旋转轴),其角度作为基准(如 0°~360° 循环);
电子凸轮曲线:定义主轴角度与挺杆动作的对应关系(如 “当主轴角度 θ 在 A~B 区间时,挺杆伸出;在 B~A 区间时,挺杆收回”);
电子挺杆:接收电子凸轮的指令,驱动实际执行器(如气缸、伺服电机)完成伸缩动作,实现与主轴的精准同步。
包装机械:在薄膜封口环节,电子挺杆根据主轴角度(对应包装膜输送位置),在特定时刻顶起热封刀,完成封口后立即复位;
冲压设备:当冲压模具旋转到待加工位置时,电子挺杆触发定位销伸出,固定工件,冲压完成后收回;
印刷机:在纸张输送过程中,挺杆按电子凸轮设定的角度时序,间歇性压纸,防止纸张偏移。
柔性调节:无需更换物理凸轮,通过软件修改挺杆动作的角度范围、速度参数,适应不同工况;
无机械磨损:取消物理接触,减少维护成本和故障风险;
多轴协同:一个电子凸轮系统可控制多个电子挺杆,实现复杂的多动作时序配合(如同步顶起、交替动作)。
简言之,电子挺杆是电子凸轮系统中将虚拟角度信号转化为实际机械动作的 “桥梁”,通过精准的时序控制,实现自动化设备中各类间歇性动作的高效协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