延时输出程序(接通延时、断开延时及衍生逻辑)在工业控制中应用广泛,核心是通过时间控制实现设备的有序动作、防误操作、缓冲过渡等功能。以下结合具体场景说明不同延时逻辑的应用思路:
接通延时的核心是 “条件满足后等待一段时间再动作”,适用于需要 “准备过程”“防误判”“顺序启动” 的场景。
场景:烤箱、锅炉、激光设备等启动时,需先预热到设定温度才能开始工作;PLC 控制系统上电后,需等待传感器、仪表完成初始化(如 AD 模块校准)。
逻辑:设备总启动信号(I0.0)触发后,接通延时定时器开始计时(如 30 秒),计时结束后再启动加热模块(Q0.0)或执行下一步动作。
程序思路:
plaintext
|----[启动信号I0.0]----(T37, PT=300)----| // 延时30秒(100ms时基,PT=300)
|----[T37]----------------(加热输出Q0.0)----| // 预热完成后启动加热
场景:振动环境中的接近开关、粉尘环境中的光电传感器可能因干扰产生瞬时误信号(如物料未到位却短暂检测到信号),导致设备误动作。
逻辑:当传感器检测到信号(I0.1=1)时,启动接通延时(如 200ms),若信号持续 200ms 未消失,则确认信号有效,触发后续动作(如传送带停止)。
程序思路:
plaintext
|----[传感器信号I0.1]----(T33, PT=2)----| // 10ms时基,延时200ms(PT=2)
|----[T33]----------------(传送带停止Q0.1)----| // 信号稳定后动作
场景:生产线中多台电机(如泵、风机)同时启动会导致电网电流骤增,需按顺序延时启动(如间隔 5 秒)。
逻辑:总启动信号触发后,第一台电机(Q0.0)立即启动,同时启动第一个延时定时器(5 秒);计时结束后启动第二台电机(Q0.1),并触发下一个延时,以此类推。
程序思路:
plaintext
|----[总启动I0.2]----(Q0.0)----(T37, PT=50)----| // 1#电机启动,延时5秒
|----[T37]------------(Q0.1)----(T38, PT=50)----| // 2#电机启动,再延时5秒
|----[T38]------------(Q0.2)-------------------| // 3#电机启动
断开延时的核心是 “条件消失后保持动作一段时间再停止”,适用于需要 “惯性处理”“缓冲过渡”“状态保持” 的场景。
场景:传送带、搅拌机等设备停止信号发出后,因惯性仍有物料未处理完毕,需延迟关闭电机(如 10 秒),确保物料清空。
逻辑:停止信号(I0.3=0)触发后,断开延时定时器启动,计时期间电机(Q0.3)保持运行,计时结束(10 秒)后电机停止。
程序思路:
plaintext
|----[运行信号I0.3]----(Q0.3)----(T39, R)----| // 运行时电机启动,复位定时器
|----[¬I0.3]-----------(T39, PT=100)--------| // 停止信号触发,延时10秒
|----[¬T39]------------(Q0.3)----------------| // 计时未结束,电机保持运行
场景:设备故障报警(如温度超高)时,报警灯(Q0.4)需在故障解除后仍保持亮一段时间(如 3 秒),提醒操作人员确认。
逻辑:故障信号(I0.4=1)时报警灯立即亮;故障解除(I0.4=0)后,断开延时定时器启动,3 秒后报警灯熄灭。
程序思路:
plaintext
|----[故障信号I0.4]----(Q0.4)----(T40, R)----| // 故障时报警灯亮,复位定时器
|----[¬I0.4]-----------(T40, PT=30)---------| // 故障解除,延时3秒
|----[¬T40]------------(Q0.4)----------------| // 计时未结束,报警灯保持亮
场景:同一管道的两个阀门(A 阀 Q0.5、B 阀 Q0.6)需切换工作(如 A 关→B 开),为避免瞬间通断导致的压力冲击,需在 A 阀关闭后延时 1 秒再开 B 阀。
逻辑:切换信号(I0.5=1)触发 A 阀关闭(Q0.5=0),同时启动断开延时定时器(1 秒);计时结束后,B 阀打开(Q0.6=1)。
程序思路:
plaintext
|----[切换信号I0.5]----(Q0.5, R)----(T41, PT=10)----| // A阀关闭,延时1秒(100ms时基)
|----[T41]----------------(Q0.6)-------------------| // 延时后B阀打开
通过接通延时与断开延时的组合,可实现更灵活的控制逻辑,适用于流程复杂的工业场景。
场景:清洗设备需按 “喷水 3 秒→停 5 秒→再喷水 3 秒” 循环,直到总运行时间结束。
逻辑:用接通延时控制喷水时长(3 秒),断开延时控制停喷时长(5 秒),两者形成循环触发。
程序思路:
plaintext
|----[启动I0.6]----+----[¬T42]----(T43, PT=30)----| // 停喷时,计时5秒后启动喷水
| |
|----[T43]----------+----(Q0.7)----(T42, PT=50)----| // 喷水3秒后,触发停喷计时
|----[¬T43]----[T42]----(Q0.7, R)----------------| // 停喷计时结束,关闭喷水
场景:设备急停后,需按下复位按钮(I0.7)并等待安全确认时间(如 5 秒),才能重新启动,防止误操作。
逻辑:复位信号触发后,先通过接通延时(5 秒)确认安全,再允许启动信号生效。
程序思路:
plaintext
|----[复位I0.7]----(T44, PT=50)----| // 复位后延时5秒
|----[T44]----[启动I1.0]----(Q1.0)----| // 安全确认后,启动信号有效
根据动作逻辑选类型:
延时精度匹配场景:
防干扰与可靠性:
延时输出程序的应用本质是通过时间参数协调设备动作节奏,解决工业现场的 “时序冲突”“信号干扰”“惯性影响” 等问题。实际设计时,需结合设备特性(如启动时间、惯性大小)和工艺要求(如安全间隔、动作顺序),选择合适的延时逻辑,并通过模块化编程确保可维护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