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电机持续运行控制案例中增加急停功能时,核心是确保急停信号优先级最高(无论电机处于何种状态,触发急停后必须立即停止并解除自锁)。通常采用 “常闭急停触点串联在自锁回路中” 的方式,同时建议增加 “硬连锁”(急停直接切断外部电源)作为双重保护。以下是具体的梯形图修改方案:
一、新增硬件与 I/O 分配
在原有电机控制基础上,新增急停开关:
| 信号类型 | 地址 | 设备名称 | 说明(关键!) |
|---|---|---|---|
| 输入 DI | X2 | 急停按钮 | 常闭触点(未按下时 X2=ON,按下时 X2=OFF) |
原有 I/O 保持不变:
二、修改后的梯形图程序(核心逻辑)
急停信号需串联在自锁回路中,与停止按钮、过载保护等形成 “安全链”,确保任一信号断开都会切断电机输出。程序如下:
ladder
X0(启动) Y0(自锁) X1(停止) X2(急停) Y0(电机输出) | | | |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 )
三、逻辑解析(急停的核心作用)
四、增强安全性的补充设计(推荐)
为避免 PLC 程序故障导致急停失效,实际工程中需增加硬连锁保护,与程序逻辑形成双重保障:
ladder
// 主控制回路(含急停串联) X0 Y0 X1 X2 Y0 | | | | |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( ) // 急停时强制复位Y0(双重保障) X2非 RST Y0 // X2非=ON(急停按下)时,直接复位Y0,解除自锁
五、调试要点
通过以上修改,急停功能既能融入原有自锁逻辑,又能保证最高优先级,符合工业安全规范。核心原则是:急停信号必须串联在控制回路中,且硬件与软件双重保护。

